Baba ____ Untrusted
几个月前吃下了indienova上Baba is you的安利,感觉不错。正好前几天又看到一个有些类似(之后说类似在哪)的开源游戏untrusted(比baba早几年吧,不过当然没baba有名),就花了一个下午推掉了。我不否认这两个游戏给我印象都很深,但总感觉推完之后有些不爽,这篇文章就是记录和分析一下到底是哪里让我不爽了(泥垢)。
游戏简介
其实这个应该放最前面的
Baba
引用indienova介绍baba(demo版)的一段话
游戏的名字是 Baba Is You,这可不是什么让人占便宜的话。Baba 是游戏中游戏中主角的名字,之所以标题起得这么“愣”是因为这是游戏中的一条关键规则。在第二关,谜题看上去似乎完全无解,因为旗子被墙围了起来,主角根本走过不去。不过四处乱转的时候,你会发现 wall 和 stop 这两个单词是可以移动的。当你破坏掉“wall is stop”这个句子时,关卡中的墙便不再具有阻挡的效果。
demo里的图(demo版的baba长得不太一样,嗯)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把游戏的一些规则放到棋盘上当成棋子,而在我们移动棋子的时候就会改变规则(A is B的形式),更具体的玩一下demo就可以看出来了。
Untrusted
这次只要给一张截图大概就明白了(墙挡路怎么办?注释掉墙就好)

左边是游戏界面,右边是(生成这个游戏界面的)js代码,关卡的目标以及各种约束都直接在代码里面可以修改。而关卡的游戏性则是通过限定了代码中能改变的地方构成的——图中黑色部分可以改变,红色部分是固定的代码段。
单看这两关其实就能看出来一些相似性了:两个游戏都包含,甚至是强调了对游戏规则的改变,只是方式不同——baba中是在“游戏内”改变,而untrusted是在“游戏外”改变规则。
评论
写了一大段之后突然发现似乎会对游戏体验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删掉了不少
问题
两个游戏都存在的问题:
- 无法预设知识
- 常规的解谜(以及很多其它的)游戏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类似于学习曲线)
- 关卡N引入一个新物品/新能力/新类型的谜题,引导玩家找到使用方法/解决策略
- 接下来的关卡N+1/N+2/N+3用各种方式让玩家熟悉/学习这种策略
- 再往后的关卡把这种策略默认为是玩家已经学习到的东西,玩家加以利用并获得成就感
- 但对于这种更为自由的游戏而言,由于游戏的设计者无法预测玩家会从之前的关卡中学习到什么样的策略,所以前面的论述都得推倒重来
- 在untrusted那里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导致在很多关卡处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一个关卡一种思路”,根本没有学习的感觉,难度也随之增大(大概)
- 在baba那里稍微好一些(因为自由度低了),可以预设一个解法从而给出学习曲线。但此时如果玩家没有按照这种解法走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卡关的现象(说的就是我)
- 常规的解谜(以及很多其它的)游戏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类似于学习曲线)
- 万能解
- 这个问题其实是接着上一个的,上一个说的是“没有用上之前学到的”,这一个说的就是“之前学到的太imba了,连着一大堆关卡都可以直接干掉”
- 这个要举例子就太影响体验了,所以略
- 显而易见的“长线操作”
- 这一段参考了如何制作一个高难度的解谜游戏
- 最明显的就是“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一关应该干什么,但就是tm写起来/操作起来太难受了”(不完全是设计原因,也有可能是前面提到的多解法导致的)
- untrusted:凭什么我玩个小游戏还要写A*?(难倒不难,就是这种看得到终点但又要该死地一步步走很烦)
- baba:凭什么我要把几个东西反复从屏幕一端移到另一端去?
- 不过话说回来,推箱子很多(经典的)关卡也是这样:我(指设计者)tm就是让你一个个把这群箱子按照某个特殊的策略推过去怎么了?
点名untrusted:
- DOM那一关不明所以
- 突然提出一个全新的,跟之前毫无关系的机制
- 第一次完成这一关的时候大概就是“?怎么就过了??”的状态,啥都没学到
- 之后这个机制也不会再用到——所以为啥不直接删了这关?
点名baba:
- 非“万能解”的大量重复
- 为了游戏性我就不点关卡名了
- 这些(连续的!)关卡利用了同一个机制来解谜,导致后来看到那个机制就不想动..
除了问题
除去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这两个游戏还是很赞的(baba的demo版就拿了不少奖了,今年发售不知道会不会再拿几个)
而且都有关卡编辑器(如果untrusted这种用文本编辑器的也算的话)!像这种游戏能创建/发布自己的关卡简直就是灵魂所在
(其实我觉得untrusted再弄一弄(弄很多)甚至可以作为前端入门)